康复师接触100多个家庭后,总结出这5个坑99%的家庭都踩过

图片

很多家长有孩子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成长。

但遗憾的是,有些小天使却仿佛被上帝遗忘,忘记打开表达和感受的窗户

在孩子被确诊为“星孩”那一刻,很多家长紧张、担心、害怕、不知所措,导致病急乱投医,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但是在孩子康复的路上需要我们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所以,这期我们采访了维儿康的康复师,发现这5个坑99%的家庭都中过招,希望能帮助家长们避开

01

对确诊结果耿耿于怀

来我们这里做康复之前,近半的家长在接到医院诊断的那一刻都会耿耿于怀。

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被确诊,以为只是发育得比普通孩子慢一点,过段时间就好了,还会质疑医生的诊断结果,于是不断反复去不同的医院诊断,甚至跑遍全国各地,导致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间

这是许多家长都会有的迷茫期,接受诊断结果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康康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假设你的孩子在2-3家有专门科室的三甲医院作出了相同的诊断,而且结合孩子自身有下面这些症状,不要犹豫,尽快进行干预。

图片

 

子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越大,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预后,实施干预越早越好。

因此,我们建议一切从症状开始。

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维儿康“从症状开始”理念

 

02

过度宠溺孩子

在得知孩子确诊,许多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会产生负疚感,想补偿孩子,对孩子过分的宠爱。

这种过分的宠爱表现在:

 
对孩子有求必应

孩子想要立刻给,孩子目光落到哪里,根本不用开口,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

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帮到孩子,反而阻碍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自闭症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要加强语言的刺激和输入。

 

 
对孩子过分干预

当孩子通过康复能执行指令的时候,家长看到孩子迟迟没有反应,抢先干预帮他们做

助孩子恢复技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如果给太多的辅助和代劳,孩子容易形成依赖。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步减少辅助,给孩子多点机会尝试。可以慢慢从全辅助,到半辅助,最后到口头提醒。家长可以稍微降低心理期待,不要期望孩子一次就做得很完美,给孩子多点鼓励,让孩子慢慢做好。

 

 
对孩子过度保护

由于孩子特殊性,担心出现冲突,不带孩子出门,或者是另外一个极端放低要求,任由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

不愿带孩子出门很多时候是担心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但我们要知道的最终的康复目标是要让孩子融入社会,为了保护孩子将孩子困在家里并不是明智之举。况且一些轻微的社交障碍,慢慢的接触外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自闭症状。

自闭症孩子需要的是更多帮助,而不是以他为中心,所以如果在公共场所故意哭闹,还是不能惯着的,要让孩子知道规矩,也是让他们适应社会规则帮助孩子找到恰当的表达途径,掌握怎么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变得安静,音乐、食物、辅助沟通工具或者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哦。

03

忽视家庭干预

很多家长会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康复中心就万事大吉,但是想要孩子更好的恢复需要家庭干预参与进来

今年卫健委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里面就提到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长期干预,必须保证每天有足够有效干预时间,每周干预时间应在20小时以上,并且鼓励家庭和家长积极参与干预。

与孩子接触最密切,作用最直接的是家庭,家庭能提供更多的大量生活场景。如果说学校康复中心提供的是培训技能,那么家庭干预则是在生活中强化。

当然这需要家长掌握科学系统的自闭症干预方法,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完全掌握,基于这一点,维儿康基于BTR干预策略建立了医教护干预体系,快速提升儿童脑智发育。

图片

 

维儿康BTR干预体系

04

着重认知技能忽视培养社交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家长会将认知和技能很重视,却忽略了社交能力的培养。

但长远来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孩子融入社会,为孩子独立生存做准备。因此,培养孩子的社会沟通与互动能力必须要重视起来。因为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都需要社交。

对于小年龄的孩子,社交技能可以通过培养社会性游戏技能社会性互相交往技能入手。

图片

康康接触了上百个家庭后,发现很多的家长会很强调个训,却不愿意参加一对多的集体或小组训练。其实集体课和小组课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建议大家结合个训课和集体课,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让孩子更好地回归社会。

05

家人态度不一致

康复师发现,家庭成员态度不一致,十分影响康复效果。家里有自闭症的孩子,家长需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因为要在外工作,不得不邀请家人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的担子很多时候会落在祖父母辈上,但是观念的不同会让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曾经做康复治疗的孩子,妈妈刚教会孩子上厕所要主动说“我要上厕所”,但是奶奶总是等不及,直接带孩子上厕所帮助孩子解决上厕所问题。结果就是孩子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所以,无论家里是谁带孩子一定要做好4个统一:观念统一、原则统一、目标统一、行为统一。这样才能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帮助孩子更好的康复。

图片

在养育“星孩”的路,可能会比其他人更难走,但是请你不要丧失信心,这条路上有我们与你相伴。

在养育“星孩”的过程中,你还遇到什么困难呢?图片可以在留言区给我们留言,我们可能在下一期进行解答哦。

如果您对本文BTR策略感兴趣,想让孩子体验课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体验日活动。

 BTR策略 医教结合 
资深特教+小组融合课+一对一个训课
用科学康复为孩子们带来福音

图片

维儿康BTR家长体验日
 
名额有限!快来报名!
图片↑↑↑点击图片立即报名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