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及语言障碍等其他并发障碍。
他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将近四十年,擅长儿童心理及神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儿童健康、学龄前期儿童教育和儿童行为发育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科主任医师罗向阳教授。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50倍。目前全国0-6岁的脑瘫患儿约有31万,并且每年递增4-5万例。一名脑瘫患儿一生对家庭与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高达50多万元,对家庭或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如何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诊断与综合干预,是控制和减少脑瘫所致残疾发生的关键。
本期,我们为大家分享罗教授关于脑瘫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的观点。
脑瘫的早期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典型的脑瘫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小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而言,其姿势异常和发育迟缓的表现常常不明显,诊断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
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是姿势不对称及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反射异常以及运动模式的检查对脑瘫的早期诊断更有价值,而Vojat姿势检查则是最早期可识别患儿运动姿势改变的检查。Vojat姿势反射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张力进行调控,以保持或变更身体各环节的空间位置的反射活动总称。
在体检中,运用Vojat姿势反射检查能早期及时发现运动发育、姿势及感知觉是否异常。虽然有学者认为Vojat检查因动作复杂、技术性强,某些动作具有危险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只要医护人员熟知各动作检查要点、重点和难点,反复练习,在临床上灵活学习与熟练掌握,实际应用还是相当安全的。此外,Vojat姿势反射检查方法简单,可准确反映神经系统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用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Vojat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大的意义。
脑瘫的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脑瘫发生在脑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此期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虽然脑细胞的数量不再增加,但细胞的生理功能却迅速趋于成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脑瘫治疗的基本原则,早期发现的时间一般是指生后6个月以内,超早期为3个月。
对于高危儿或脑瘫患儿来说,此时的大脑损伤尚处于初期阶段,脑功能发育的可塑性较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可使已损害的大脑功能得到有效的代偿,并能促进正常功能的发育。早期治疗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而且可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减少致残率。
干预
对于高危儿或“疑似脑瘫”病例,可进行高压氧治疗,提高血氧分压,同时可以增加血氧弥散,提高组织氧储量,促进脑细胞发育。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促进正常运动发育的保健方法,促使小儿产生正确的运动,如婴儿保健操、保健按摩,通过皮肤、视觉、听觉的刺激以及肢体的运动,促进其脑的发育,特别是促进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
综合治疗
脑瘫的治疗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疗体系,即以病因治疗、神经递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矫形器的应用等功能性康复训练为主,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病因治疗
脑瘫的发病有各自不同的病因,有孕期的不良影响、有分娩时的损伤和缺氧缺血、也可能是胆红素脑病,这些因素的存在还可以引起继发性的脑损伤,比如免疫性脑损伤、脑萎缩、白质脑病等,临床上必须针对上述病理改变进行系统的治疗。
2. 神经递质治疗
上述病理改变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核团,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改变,确定脑瘫的运动障碍性质,再针对性应用神经递质对患儿的异常运动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正常运动的形成和恢复。
3. 物理治疗
应用于脑瘫康复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很多,如波巴法、上田法、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的原则是强调家长参与,训练由易到难,针对不同患儿的不同表现实施个体化、反复强化训练,对姿势异常或控制困难的患儿,以改善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为主,促进正常的姿势发育和运动控制。
4. 作业治疗
通过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年长患儿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手部技巧性训练以及从事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训练等,达到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和增强学习能力,改善知觉、认知功能。使其生活能自理,回归社会。
5. 语言训练
约有75%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患儿与外界的交流。因此,对言语发育迟缓的患儿,应进行语言治疗,包括构音、言语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
6. 其他治疗
除了早期治疗,坚持综合治疗是维持脑瘫治疗效果的关键。如中医疗法对脑瘫的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如中药、针灸、按摩和穴位注射等。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四肢严重痉挛的患儿可考虑手术矫正畸形。
我国脑瘫的发病率虽然有增加的趋势,所幸的是绝大多数病人经过系统的综合治疗后都能使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治疗是国际脑瘫治疗的发展趋势,也是最大限度地改善脑瘫患儿的功能、降低残疾的发生、减轻家庭负担和对社会依赖性的根本保证。
拓展介绍:
罗向阳教授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童脑科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神经组副组长,广东省脑科学与脑病防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
曾多次主持广东电台“黄莺热线”、“健康之声”的儿童心理热线节目,在全国多地举办过儿童教育的相关讲座。创立“两指教育”理论,著有《用两个手指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一书,该书结合中国国情和西方教育的最新成果,用理性科学的思维、实操性强的方法指导儿童教育实践,深受业内推崇和广大家长的欢迎。